盛隆(北京)周三開講:創建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
發布時間:2025-02-14瀏覽次數:1627
9月25日,盛隆(北京)“周三開講”在望京綠地中心中國錦舉行,來自北京創業公司,北京章規辦公室、北京政務人事辦公室、首建大隊等部門的百余名代表參加。“周三開講”活動已在盛隆開展19年,旨在為創業公司、十大部門搭建溝通交流、學習互助、共同進步的平臺。現場,與會代表作自我介紹;創業公司代表鐘文達、王曉嫻分享成功經驗;北京創業六公司總裁杜其峰分享感悟并寄語盛隆年輕人;董事長謝元德作重要點評。董事長指出,要培育不斷涌現英雄的土壤,建設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各位領導、同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市場辦的主持人吳蘭蘭。非常開心來到北京,我會努力與市場辦的同事們一起將支持服務工作做得更好。同時,我也希望通過“周三開講”活動,增進創業公司、十大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營造一個輕松、友好、向上的工作氛圍。
我叫鐘文達,來自遼寧本溪,2015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隨后加入盛隆電氣。當時,盛隆還沒有“百校千人計劃”,但已經走入各大高校。在北京化工大學秋季招聘會上,我認識了盛隆電氣,后來在嘉華大廈進一步了解盛隆的實力和未來布局,就毅然決然加入盛隆。今年是我加入盛隆的第九年,我從一個毛頭小伙子成長到現在,已經在北京安家立業,建立起有人才、有資金、有市場的“三有”團隊。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兩點感受:第一點,盛隆的每一天都在進步、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必須實時學習,不斷自我更新,才能跟上公司的發展腳步;第二點,就是“十大部門+群體老板=必勝必成”。盛隆從一開始就在這樣做,后來總結歸納成這一句話后,更讓我們堅信,在公司這樣一個好的平臺下,是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最后想跟大家說:相信盛隆,相信自己,相信相信的力量!
借此機會,也向大家介紹宣傳一下我自己,我在盛隆平臺做了將近十年的運維市場,如果大家有這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找我交流。謝謝大家!
我是北京創業六公司的王曉嫻,2016年大學畢業后,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盛隆。我的領導杜其峰在盛隆工作了20多年,這是他一生的事業,我相信他、跟隨他,所以盛隆也將是我一生的事業。
2016年,我在北京創業二公司劉思彤總的部門做助理。近5年后,我轉到黃敏總的公司做了一年項目執行。后面我又遇到杜其峰總,轉崗營銷。很幸運,跟隨杜總一年多,我就簽訂了人生第一個2000多萬的訂單,后面還將有更大的訂單落地。
一路走來,我和杜總是高師高徒,彼此需要、共同成長。杜總是我人生路上的老師,說老師還不夠,更確切的稱呼是恩師。杜總不僅在工作上給予我支持,也是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幫助我提升認知高度。所以今年教師節,我寫了一首詩送給杜總。
還想與大家分享的一點是:想成功,首先要有強烈的欲望。如果你有100%-200%的欲望,那么你可能收獲70%-80%的結果。如果你只是想完成工作,那么你收獲的結果可能就只有20%-30%。心力不同,結果就是天壤之別。
當然,在個人努力的同時,還需要一個好的平臺。所以我特別感恩能遇到盛隆。我老公也深受盛隆文化影響,在背后默默支持我。
我很喜歡學習盛隆文化,跟著杜總一年多,我發現他從方方面面在踐行盛隆文化,所以最后,想請大家給北京創業六公司鼓個掌。
青出于藍勝于藍,王曉嫻對我的介紹是帶美顏的,我還有很多不足。我們都是董事長的學生,力爭做好學生,做好小學生、初中生、大學生、研究生,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說下最近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外界的變化?現在社會上有個詞叫“卷”,各行各業都很卷。很多企業面臨巨大挑戰,和盛隆相比,完全是冰火兩重天。今天看到在座的小伙伴們,各個激情澎湃、熱情洋溢,你們是盛隆未來的希望,我也希望大家有更高追求,把盛隆衣缽傳承好。和大家分享三點感受:
1、在盛隆是幸福的,有董事長指導我們前進的方向。如果方向搞錯了,個人再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所以要聽董事長的話,可能現在因為年齡和閱歷不夠,有的話不一定聽得懂,要10年后才聽得懂,但一定要用心聽。
2、要在各自崗位上,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成長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日常工作中,你是精益求精,追求100分,還是及格就好?差一點就差很遠。
3、我在盛隆工作了26年,未來還將到30年、40年、一輩子。盛隆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大家一定要愛惜這個平臺,從方方面面維護她,而不只是嘴上說說。
我們努力做好十件事,如果有一件事沒辦好,那么十件事的努力和口碑都會蕩然無存。這一點我在市場上感受最深,尤其現在董事長要求我們做大生意,跟國央企做生意,企業的實力、信譽、口碑特別重要。雖然盛隆的實力、十大部門的支持已經足夠強大,但是企業口碑還需要全體人員共同維護、愛護、呵護。
董事長提問并點評:
“創造不斷涌現英雄的土壤,
建設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
現場,董事長謝元德向與會者提出兩個問題:“企業最最難做的工作是什么?企業最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針對董事長的提問,不久前剛從集團財務轉崗到北京創業十三公司的周瑾回答:“我認為,企業最難做的工作和最重要的工作是營銷。幾個月前,我從十大部門轉崗到創業公司做營銷,這個跨度比較大,轉變也比較難。昨天我還去向董事長尋求指導。董事長說我現在的狀態是非常正常的,每個人都有很迷茫的時候,拿訂單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很佩服能在北京拿訂單的老板們,他們真的很牛。”
隨后,杜其峰回答:企業最最難的工作是讓員工熱愛自己的崗位,最最重要的工作是建設好企業的平臺。1、企業最最難做的工作就是拿訂單,企業最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拿訂單。
企業最最重要的工作是拿訂單。過去,在武漢的“周三開講”活動上,我總是強調十大部門的工作很重要,你們都是提供基礎支持服務的。沒有這些支持,很難拿訂單;但是,沒有訂單,一切歸零。
企業最最難的工作還是拿訂單。周瑾非常優秀,進公司后很快就提干部,經過多次提拔,一直到十大部門副總經理。但是她一轉崗營銷,工作就難開展了。
拿訂單是最重要的、最難的,拿到訂單后的收獲也是最大的。2、杜其峰的成長成才成功,是盛隆人在北京創造的奇跡之一,是602精神和盛隆文化本身。杜其峰剛來公司時,還是個小孩子,我怎么也沒預料到,他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不夸張地說,很多大公司的老總做他這個工作,也不一定做得了,不一定有他這個本事。可以說,他通過盛隆平臺和個人的努力,在北京創造了一個奇跡。
他的成功是全面成功,不僅是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還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比翼雙飛。《盛隆之歌》中有幾句歌詞,跟杜其峰和徐明慧這對夫妻有關:“真心圓你一個夢,真情幫你去成功。有愛有家更有夢,有苦有樂有成功。” 這幾句歌詞中有杜其峰和徐明慧的影子,一個小姑娘、一個小伙子,到北京來打拼,幾十年過去了,各方面取得全面豐收。《盛隆之歌》的歌詞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盛隆人用幾十年的時間做出來的。
杜其峰是一個成功的榜樣,不僅是指他過去很成功,更重要的是,他還擁有未來創造更大成功的能力。過去,杜其峰在盛隆平臺得到幫助,現在他正在幫助像王曉嫻這樣的年輕人。所以說,杜其峰不僅僅在學習盛隆文化,他就是盛隆文化本身。王曉嫻也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做出了成績,對未來充滿信心,她的認識很深刻:平臺很重要、師父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三樣都具備了,前途一片光明。3、盛隆要培育不斷涌現英雄的土壤,建設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剛剛講到,拿訂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那怎樣助力創業公司拿訂單?怎樣培養更多拿訂單的人?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比如杜其峰,他也是個平凡人,為什么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功?因為盛隆有讓平凡人能夠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杜其峰是盛隆最早進京開拓市場的創業者之一。當時,大家住在602集體宿舍,經常聚在一起交流,拿到訂單,有人分享喜悅,遇到困難,有人傾訴鼓勵。支持部門的工作也圍繞拿訂單展開,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把大家聚到一起,讓笑有地方笑,讓哭有地方哭。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得到啟發、學到本事。正是當時的這種環境,形成了盛隆602精神,也培養出了一批優秀成功的創業老板。《盛隆之歌》的歌詞中還有一句話:“盛隆沃土出英雄”。沃土怎樣形成?就是不斷通過“周三開講”這樣的活動,搭建平臺,傳遞有價值的信息,來支持大家,讓大家從活動中學到經驗本事。剛剛杜其峰說,企業最最難的工作是讓員工熱愛自己的崗位,最最重要的工作是建設好企業的平臺。我認為,他的回答,和我說的拿訂單最重要、最難,是一致的,是一個答案的一體兩面。杜其峰作為創業公司的英雄代表,他會拿訂單,所以不覺得拿訂單難。他從創業公司的角度表達,最需要的是平臺的支持;十大部門則要認識到,拿訂單最重要、最難,要去思考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這就是沃土與英雄之間的關系。今天的“周三開講”也是這樣的平臺和環境,王曉嫻拿到訂單,就馬上在會上跟大家分享經驗。周瑾還沒拿到訂單,遇到挫折打擊,也可以在會上哭一場。讓拿到訂單的人有地方分享經驗和喜悅,讓沒拿到訂單的人也能在交流中受到啟發、獲得信息。我們就是要提供一個這樣的環境,為未來的老板們提供成長平臺。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說起來簡單,真正理解并做起來很難。十大部門要大膽地去做事,去辦活動,去吸引創業老板參與活動,去為拿訂單的英雄做好支持服務。4、堅定不移推進“百校千人計劃”,幫助更多年輕人成長成才成功。
當下這個時期,各行各業都面臨挑戰。十大部門、創業公司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幫助年輕人、鼓勵年輕人。
我們開展“百校千人計劃”,不僅要不斷引進青年人才,更要持續關注人才引進之后,怎樣培養他們成長成才成功。十大部門要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會議,促進交流,鼓勵大家在一起思想碰撞。幫助年輕人成功,不是靠某一個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打造一個成長的環境,需要給予肯定、鼓勵、啟發,需要身邊的正能量給予好的影響。
這個時期,很多企業都遇到困難,縮減規模,但盛隆還在發展壯大。這是因為,盛隆一路走來,走得很踏實。我們有很多平凡的人在腳踏實地地努力,還有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平臺與環境。
最近有個電視劇叫《凡人歌》,講的是一群年輕人在北京生活打拼的故事。相比電視劇里的角色,盛隆人在北京,可以說真正是一群平凡的人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業,過上了不平凡的生活,這就是盛隆人譜寫的了不起的《凡人歌》。
9月25日,盛隆(北京)“周三開講”在望京綠地中心中國錦舉行,來自北京創業公司,北京章規辦公室、北京政務人事辦公室、首建大隊等部門的百余名代表參加。“周三開講”活動已在盛隆開展19年,旨在為創業公司、十大部門搭建溝通交流、學習互助、共同進步的平臺。現場,與會代表作自我介紹;創業公司代表鐘文達、王曉嫻分享成功經驗;北京創業六公司總裁杜其峰分享感悟并寄語盛隆年輕人;董事長謝元德作重要點評。董事長指出,要培育不斷涌現英雄的土壤,建設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各位領導、同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市場辦的主持人吳蘭蘭。非常開心來到北京,我會努力與市場辦的同事們一起將支持服務工作做得更好。同時,我也希望通過“周三開講”活動,增進創業公司、十大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營造一個輕松、友好、向上的工作氛圍。
我叫鐘文達,來自遼寧本溪,2015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隨后加入盛隆電氣。當時,盛隆還沒有“百校千人計劃”,但已經走入各大高校。在北京化工大學秋季招聘會上,我認識了盛隆電氣,后來在嘉華大廈進一步了解盛隆的實力和未來布局,就毅然決然加入盛隆。今年是我加入盛隆的第九年,我從一個毛頭小伙子成長到現在,已經在北京安家立業,建立起有人才、有資金、有市場的“三有”團隊。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兩點感受:第一點,盛隆的每一天都在進步、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必須實時學習,不斷自我更新,才能跟上公司的發展腳步;第二點,就是“十大部門+群體老板=必勝必成”。盛隆從一開始就在這樣做,后來總結歸納成這一句話后,更讓我們堅信,在公司這樣一個好的平臺下,是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最后想跟大家說:相信盛隆,相信自己,相信相信的力量!
借此機會,也向大家介紹宣傳一下我自己,我在盛隆平臺做了將近十年的運維市場,如果大家有這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找我交流。謝謝大家!
我是北京創業六公司的王曉嫻,2016年大學畢業后,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盛隆。我的領導杜其峰在盛隆工作了20多年,這是他一生的事業,我相信他、跟隨他,所以盛隆也將是我一生的事業。
2016年,我在北京創業二公司劉思彤總的部門做助理。近5年后,我轉到黃敏總的公司做了一年項目執行。后面我又遇到杜其峰總,轉崗營銷。很幸運,跟隨杜總一年多,我就簽訂了人生第一個2000多萬的訂單,后面還將有更大的訂單落地。
一路走來,我和杜總是高師高徒,彼此需要、共同成長。杜總是我人生路上的老師,說老師還不夠,更確切的稱呼是恩師。杜總不僅在工作上給予我支持,也是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幫助我提升認知高度。所以今年教師節,我寫了一首詩送給杜總。
還想與大家分享的一點是:想成功,首先要有強烈的欲望。如果你有100%-200%的欲望,那么你可能收獲70%-80%的結果。如果你只是想完成工作,那么你收獲的結果可能就只有20%-30%。心力不同,結果就是天壤之別。
當然,在個人努力的同時,還需要一個好的平臺。所以我特別感恩能遇到盛隆。我老公也深受盛隆文化影響,在背后默默支持我。
我很喜歡學習盛隆文化,跟著杜總一年多,我發現他從方方面面在踐行盛隆文化,所以最后,想請大家給北京創業六公司鼓個掌。
青出于藍勝于藍,王曉嫻對我的介紹是帶美顏的,我還有很多不足。我們都是董事長的學生,力爭做好學生,做好小學生、初中生、大學生、研究生,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說下最近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外界的變化?現在社會上有個詞叫“卷”,各行各業都很卷。很多企業面臨巨大挑戰,和盛隆相比,完全是冰火兩重天。今天看到在座的小伙伴們,各個激情澎湃、熱情洋溢,你們是盛隆未來的希望,我也希望大家有更高追求,把盛隆衣缽傳承好。和大家分享三點感受:
1、在盛隆是幸福的,有董事長指導我們前進的方向。如果方向搞錯了,個人再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所以要聽董事長的話,可能現在因為年齡和閱歷不夠,有的話不一定聽得懂,要10年后才聽得懂,但一定要用心聽。
2、要在各自崗位上,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成長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日常工作中,你是精益求精,追求100分,還是及格就好?差一點就差很遠。
3、我在盛隆工作了26年,未來還將到30年、40年、一輩子。盛隆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大家一定要愛惜這個平臺,從方方面面維護她,而不只是嘴上說說。
我們努力做好十件事,如果有一件事沒辦好,那么十件事的努力和口碑都會蕩然無存。這一點我在市場上感受最深,尤其現在董事長要求我們做大生意,跟國央企做生意,企業的實力、信譽、口碑特別重要。雖然盛隆的實力、十大部門的支持已經足夠強大,但是企業口碑還需要全體人員共同維護、愛護、呵護。
董事長提問并點評:
“創造不斷涌現英雄的土壤,
建設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
現場,董事長謝元德向與會者提出兩個問題:“企業最最難做的工作是什么?企業最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針對董事長的提問,不久前剛從集團財務轉崗到北京創業十三公司的周瑾回答:“我認為,企業最難做的工作和最重要的工作是營銷。幾個月前,我從十大部門轉崗到創業公司做營銷,這個跨度比較大,轉變也比較難。昨天我還去向董事長尋求指導。董事長說我現在的狀態是非常正常的,每個人都有很迷茫的時候,拿訂單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很佩服能在北京拿訂單的老板們,他們真的很牛。”
隨后,杜其峰回答:企業最最難的工作是讓員工熱愛自己的崗位,最最重要的工作是建設好企業的平臺。1、企業最最難做的工作就是拿訂單,企業最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拿訂單。
企業最最重要的工作是拿訂單。過去,在武漢的“周三開講”活動上,我總是強調十大部門的工作很重要,你們都是提供基礎支持服務的。沒有這些支持,很難拿訂單;但是,沒有訂單,一切歸零。
企業最最難的工作還是拿訂單。周瑾非常優秀,進公司后很快就提干部,經過多次提拔,一直到十大部門副總經理。但是她一轉崗營銷,工作就難開展了。
拿訂單是最重要的、最難的,拿到訂單后的收獲也是最大的。2、杜其峰的成長成才成功,是盛隆人在北京創造的奇跡之一,是602精神和盛隆文化本身。杜其峰剛來公司時,還是個小孩子,我怎么也沒預料到,他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不夸張地說,很多大公司的老總做他這個工作,也不一定做得了,不一定有他這個本事。可以說,他通過盛隆平臺和個人的努力,在北京創造了一個奇跡。
他的成功是全面成功,不僅是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還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比翼雙飛。《盛隆之歌》中有幾句歌詞,跟杜其峰和徐明慧這對夫妻有關:“真心圓你一個夢,真情幫你去成功。有愛有家更有夢,有苦有樂有成功。” 這幾句歌詞中有杜其峰和徐明慧的影子,一個小姑娘、一個小伙子,到北京來打拼,幾十年過去了,各方面取得全面豐收。《盛隆之歌》的歌詞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盛隆人用幾十年的時間做出來的。
杜其峰是一個成功的榜樣,不僅是指他過去很成功,更重要的是,他還擁有未來創造更大成功的能力。過去,杜其峰在盛隆平臺得到幫助,現在他正在幫助像王曉嫻這樣的年輕人。所以說,杜其峰不僅僅在學習盛隆文化,他就是盛隆文化本身。王曉嫻也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做出了成績,對未來充滿信心,她的認識很深刻:平臺很重要、師父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三樣都具備了,前途一片光明。3、盛隆要培育不斷涌現英雄的土壤,建設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剛剛講到,拿訂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那怎樣助力創業公司拿訂單?怎樣培養更多拿訂單的人?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比如杜其峰,他也是個平凡人,為什么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功?因為盛隆有讓平凡人能夠做出不平凡事的環境。杜其峰是盛隆最早進京開拓市場的創業者之一。當時,大家住在602集體宿舍,經常聚在一起交流,拿到訂單,有人分享喜悅,遇到困難,有人傾訴鼓勵。支持部門的工作也圍繞拿訂單展開,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把大家聚到一起,讓笑有地方笑,讓哭有地方哭。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得到啟發、學到本事。正是當時的這種環境,形成了盛隆602精神,也培養出了一批優秀成功的創業老板。《盛隆之歌》的歌詞中還有一句話:“盛隆沃土出英雄”。沃土怎樣形成?就是不斷通過“周三開講”這樣的活動,搭建平臺,傳遞有價值的信息,來支持大家,讓大家從活動中學到經驗本事。剛剛杜其峰說,企業最最難的工作是讓員工熱愛自己的崗位,最最重要的工作是建設好企業的平臺。我認為,他的回答,和我說的拿訂單最重要、最難,是一致的,是一個答案的一體兩面。杜其峰作為創業公司的英雄代表,他會拿訂單,所以不覺得拿訂單難。他從創業公司的角度表達,最需要的是平臺的支持;十大部門則要認識到,拿訂單最重要、最難,要去思考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這就是沃土與英雄之間的關系。今天的“周三開講”也是這樣的平臺和環境,王曉嫻拿到訂單,就馬上在會上跟大家分享經驗。周瑾還沒拿到訂單,遇到挫折打擊,也可以在會上哭一場。讓拿到訂單的人有地方分享經驗和喜悅,讓沒拿到訂單的人也能在交流中受到啟發、獲得信息。我們就是要提供一個這樣的環境,為未來的老板們提供成長平臺。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說起來簡單,真正理解并做起來很難。十大部門要大膽地去做事,去辦活動,去吸引創業老板參與活動,去為拿訂單的英雄做好支持服務。4、堅定不移推進“百校千人計劃”,幫助更多年輕人成長成才成功。
當下這個時期,各行各業都面臨挑戰。十大部門、創業公司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幫助年輕人、鼓勵年輕人。
我們開展“百校千人計劃”,不僅要不斷引進青年人才,更要持續關注人才引進之后,怎樣培養他們成長成才成功。十大部門要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會議,促進交流,鼓勵大家在一起思想碰撞。幫助年輕人成功,不是靠某一個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打造一個成長的環境,需要給予肯定、鼓勵、啟發,需要身邊的正能量給予好的影響。
這個時期,很多企業都遇到困難,縮減規模,但盛隆還在發展壯大。這是因為,盛隆一路走來,走得很踏實。我們有很多平凡的人在腳踏實地地努力,還有讓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事的平臺與環境。
最近有個電視劇叫《凡人歌》,講的是一群年輕人在北京生活打拼的故事。相比電視劇里的角色,盛隆人在北京,可以說真正是一群平凡的人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業,過上了不平凡的生活,這就是盛隆人譜寫的了不起的《凡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