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1年第二場“530人才工程”青年干部競選與培訓大會在盛隆講堂成功召開。會上,群體老板代表趙自立分享成功經驗;來自研發設計中心、智慧工廠、商務中心的36位青年代表參加青年干部競選;董事長作重要點評。大會現場為創業導師代表頒發“創業導師證書”。創業老板代表、十大部門正副總經理和青年干部參會。
會議現場
合唱《盛隆之歌》
群體老板代表分享成功經驗
為青年代表培訓
創業十一公司131部經理趙自立作經驗分享
趙自立以《昨天生產打底,今天營銷我行》為主題,分享了他在盛隆的成長經歷。
趙自立于2007年3月加入盛隆,至今已14年有余。在生產系統工作的4年里,他歷經了從車間工人、車間主任到生產辦主任崗位的變化。這段經歷,他認為一是鍛煉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二是提升了他的溝通能力,讓他學到了管理的經驗,三是讓他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格局,最重要的是讓他具備了很強的抗壓能力。
做車間主任時,他的壓力很大,工人按產值定薪,但當時車間的生產任務并不多,他一邊操心給車間接活,一邊操心把接到的活準時準點地交出去。除了設計室往車間派活外,很多時候趙自立都主動找設計室把活爭取過來,為工人爭取到更多的工資。效率高,搶活快,入庫快,不讓設計室操心交貨的貨期,都是他的車間的優勢。有時,幾個車間主任會同時去找一個設計室主任要活,設計室主任很難辦,趙自立就會去找簽此單的業務老總,保證車間能按他們的交付時間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這讓趙自立負責的車間接到了更多的活。
做生產辦主任時,趙自立的壓力更大了。生產任務變多,全廠的生產任務設計室都要找他確認,他必須清晰地知道每個車間的任務情況,待做的任務量,并且要做到各個車間產值的相對平衡。這讓他對所有設備的型號和產值都熟記于心,一直到現在,常規設備價格都能估到八九成。這些經歷和歷練也為他后期做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經常和創業老總打交道,聽他們講做業務的經歷,加上他在生產系統崗位上4年的歷練,讓趙自立有了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做市場,當老板!2011年趙自立轉崗營銷,10年過去,他最大的感觸是平臺的力量太強大了!這個平臺有左長斌總裁和同事們對他的支持和幫助,但更多更大的是公司平臺給予他的支撐。
他以兩個項目為例,感慨于“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一個客戶來自珠海,有外資背景,由于配電房失火導致車間停產,急需采購一批配電設備,主動找到盛隆。60臺低壓配電柜,900萬合同額,貨期只有12天。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各個生產部門加班加點的共同努力下,提前供貨到現場,順利完成送電。客戶非常認可,還送來錦旗和感謝信。
另一個新客戶是珠海這個客戶的同行,聽說珠海的項目是盛隆做的,當即產生很大的興趣。趙自立去到工地現場一次,去到總部一次,對方董事長前來盛隆考察一次,合同就敲定了。對方董事長稱贊,盛隆的工廠,顛覆了他對傳統配電柜廠家的認識。這就是平臺的力量,他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對于《昨天生產打底,今天營銷我行》這個主題,趙自立認為,“行”的意思是“我行動,我可以”。因為他一直在行動,所以他覺得他可以。他希望青年干部們都做一個有夢想、有行動的年輕人,積極拼搏,努力進取,一定會更行、更可以!同時他也歡迎有志向、有沖勁、想做市場的同事加入創業十一公司,一起為盛隆的百年工程添磚加瓦。
頒發“創業導師證書”
集團副總裁、人力資源總監代莉為趙自立頒發“創業導師證書”。
董事長點評
董事長謝元德點評
趙自立剛才講了他過去的路是怎么走的,這段路對他有什么意義,講得很好。他所講的和在座各位是最接近的,值得大家認真聽、認真學習。
前天我到商務中心去了解工作情況。我問何珊:你每天醒來腦子里在想什么?何珊說,主要在想團隊建設,害怕報價報不出來。我說,你想這些是對的,但不全面,你應該想去年我提出的“四只眼,一中標”。商務上得有四只眼。對內兩只眼,一只眼盯著團隊,一只眼盯著創業公司。對外兩只眼,一只眼盯著客戶,一只眼盯著競爭對手。核心目的是中標。不能中標,這個工作就沒有成果。作為負責人,得有四只眼,腦子里要想這四件事。
那我每天在想什么呢?我把今天早上醒來后做的四件事情與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件事是聯系立體停車場的造價。
今天早上5點多,我給一位做立體車庫的北大同學發信息,問她立體車庫的造價。為什么突然想到立體車庫呢?因為年輕人的需要。前幾天,盛隆園三期規劃要重新拿方案,向佳在具體做這個事情。我就問向佳:你們年輕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她說最需要的是停車位、停車場,工廠現有的停車位數量滿足不了使用需要,每天都要排隊停車,這邊收費的停車位要3元一小時,一天至少停9至10小時,每天30元的停車費,是承擔不了的。我說:說得好,這個三期規劃盡管很好,對公司大的方面很重要,但對最基層的年輕人來講,還有點早,你認為停車重要,那我們就聽你的,放棄過去的三期規劃,好好解決停車的問題。所以今天早上我眼睛還沒睜開,腦子里想的就是停車位。
第二件事是讓曹蕊做對聯的解釋。
大概也是5點多,我在群里交待曹蕊把盛隆大廈對聯的說明做出來,放到兩根柱子的背后。
關于盛隆大廈大門對聯的說明
上聯:求才大廈樹光谷
外在意義是表明大廈的地理位置,即大廈坐落光谷;
其內在意義體現在“樹”字上。有樹立、樹人、建樹的意思。樹立在光谷的大廈,是求才、樹人,也是為了對光谷建設有貢獻,有建樹。
下聯:追夢學子榮盛隆
表明盛隆大廈的內涵、求才大廈的目的。
就是張開雙臂,歡迎和擁抱五湖四海的追夢青年,到盛隆筑夢圓夢。
有了源源不絕的有志青年加入,盛隆就能生生不息,青春常在,繁榮昌盛。
第三件事是把漢白玉石橋命名為“成志橋”。
當然這是初步想的,還要廣泛征求意見。
這個“成志”與盛隆的核心文化是一致的,即幫助年輕人成長成才成功。有一種說法是“立志容易成志難”。盛隆是做什么的?就是幫助年輕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成就自己的志向。所以我們有延安路,圓夢路。
今天是趙自立作分享。他的姓好,天下第一大姓,名字好,自立自強,選擇的道路更好。自立自強,與盛隆立人己立、達人己達的文化相結合,相互成就。剛才他反復感謝盛隆,實際上盛隆也要感謝趙自立。剛才趙自立說,他前些年在工廠的經歷,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他有抗壓能力,使他有眼光、有魄力,使他敢于接下交貨周期短、任務重、別人都不敢接下的任務。這是在工廠的歷練為他帶來的,他能夠充分協調資源,他知道有空間,敢于挑戰并有把握完成這個不可能。這就是盛隆平臺為年輕人提供的道路。
實際上我們現在整個的硬件建設,都圍繞七課點在進行。第一個課點是立達廳。第二個課點是盛隆講堂。第三個課點是同創廳,主要做智能化、數字化的技術展示。第四個課點,見習實習區,就是我們整個工廠,重點是延安路和圓夢路。第五個課點,道玉課堂,配套課程是《學習學》。第六個課點,BOSS課堂,主要邀請趙自立這樣的老板們來分享成功經驗。第七個課點,思翔空間,經過了前面六個課程的學習,要好好思考怎么去飛翔。除了這七個課點,還有正在建設的盛隆一眼。300多設計人員在這里工作。站在300多人工作的群體中,一眼望去,可以看到整個智慧工廠的現代化生產。我們現在整個環境的打造,都是為了成志,為了給更多的趙自立提供學習、鍛煉的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青年干部競選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強則企業發展蓬勃向上。會上,36名青年代表結合個人經歷、所思所想和未來目標進行青年干部競選演講。十大部門正副總經理進行評分。
董事長總結
“相互欣賞與自豪感”
今天聽了大家的演講,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我感到很高興,很享受。大家的口才好,講的內容也好,很有內涵,值得思考。
設計室很多人都在爭做干部,這個現象非常好。剛才有青年代表講到自己做地鐵項目的經歷,使我聯想到,過去做武漢地鐵項目時,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難,做得很苦,但培養了像袁龍剛這樣很優秀的技術人員,是很值、很有收獲的。地鐵項目是很難做的。這次做哈爾濱地鐵項目這么順利,還有這么好的評價,超出我的想象。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每一個重點項目,都能成就一批人。我們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但這些困難非常有價值,對你的人生道路非常有幫助。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是在做事當中多換換崗位。我們做一項工作,不要只局限這項工作,多去幾個地方待一待,干一干,對你的成長有好處。多嘗試一下,多一些經歷,互相借鑒,思想碰撞,你的思想會更開闊一些。
第三點,成志也好,立志也好,還是得有志向。常言道,有志者事競成。連志向都沒有,成什么呢?所以志向很重要。我小時候的志向,就是做一個修橋的工程師。為什么到今天我還想建一個四百橋,跟我小時候的夢想也有關系。有志向,一直為你的志向去努力奮斗,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昨天齊芳在我的辦公室開會,走時我問她什么感覺。她說辦公室好大。我說你好好干,將來你的辦公室會比我的還大。
當然我聽到最多的,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相互欣賞與自豪感。
第一是相互欣賞。我聽到很多人都在感謝創業老板,甚至說創業老板是衣食父母。這種欣賞、感謝、感恩,非常好。我們提出“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就是需要這樣的相互欣賞。你欣賞別人,才會向別人學習。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
第二是自豪感,該自豪的就要自豪。我們為白鶴灘水電站制造共計1000余臺開關設備,就非常了不起。白鶴灘水電站在全世界都是技術領先,展示了我國國威,習主席都發來賀電。我們能夠參與這種項目,非常值得自豪,甚至可以自豪一輩子。
我年輕時參加過修水庫,其中有一個技術專家,介紹說他參加過長江大橋的建設。實際上并不清楚他究竟在里面做了什么,但因為他這段經歷,我們對他都非常尊敬,非常崇拜,認為他非常了不起,他在我們心目中就是英雄。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值得自己自豪的,就是要在乎這些。自己要在乎,看到別人做了也要在乎。
包括今天為什么我說有人講得很好,聽了是一種享受呢?我們也要欣賞會講、有口才的人。不是有這種說法嗎,“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講得好的小伙子,老板們都盯著呢!在市場上做生意,首先就要跟客戶講。你敢跟客戶講,能跟客戶講,你講的客戶愿意聽,那就取勝了。我們公司倡導人人都可以做老板,做老板就得有口才,有口才就有優勢。實際上我們辦這些活動,就是給大家機會學習鍛煉。講之前要準備,講之后要總結,誰比我講得好,我很欣賞他,那我就要學習。
所以我想表達的是,今天使我感到有收獲的,我也非常認可的,認為我該點一點的,就是相互欣賞和自豪感。尤其我們提出的“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非常需要相互欣賞和自豪感。你有很強的相互欣賞的意識,有很強的自豪感,對你是會有幫助的。
7月10日,2021年第二場“530人才工程”青年干部競選與培訓大會在盛隆講堂成功召開。會上,群體老板代表趙自立分享成功經驗;來自研發設計中心、智慧工廠、商務中心的36位青年代表參加青年干部競選;董事長作重要點評。大會現場為創業導師代表頒發“創業導師證書”。創業老板代表、十大部門正副總經理和青年干部參會。
會議現場
合唱《盛隆之歌》
群體老板代表分享成功經驗
為青年代表培訓
創業十一公司131部經理趙自立作經驗分享
趙自立以《昨天生產打底,今天營銷我行》為主題,分享了他在盛隆的成長經歷。
趙自立于2007年3月加入盛隆,至今已14年有余。在生產系統工作的4年里,他歷經了從車間工人、車間主任到生產辦主任崗位的變化。這段經歷,他認為一是鍛煉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二是提升了他的溝通能力,讓他學到了管理的經驗,三是讓他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格局,最重要的是讓他具備了很強的抗壓能力。
做車間主任時,他的壓力很大,工人按產值定薪,但當時車間的生產任務并不多,他一邊操心給車間接活,一邊操心把接到的活準時準點地交出去。除了設計室往車間派活外,很多時候趙自立都主動找設計室把活爭取過來,為工人爭取到更多的工資。效率高,搶活快,入庫快,不讓設計室操心交貨的貨期,都是他的車間的優勢。有時,幾個車間主任會同時去找一個設計室主任要活,設計室主任很難辦,趙自立就會去找簽此單的業務老總,保證車間能按他們的交付時間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這讓趙自立負責的車間接到了更多的活。
做生產辦主任時,趙自立的壓力更大了。生產任務變多,全廠的生產任務設計室都要找他確認,他必須清晰地知道每個車間的任務情況,待做的任務量,并且要做到各個車間產值的相對平衡。這讓他對所有設備的型號和產值都熟記于心,一直到現在,常規設備價格都能估到八九成。這些經歷和歷練也為他后期做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經常和創業老總打交道,聽他們講做業務的經歷,加上他在生產系統崗位上4年的歷練,讓趙自立有了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做市場,當老板!2011年趙自立轉崗營銷,10年過去,他最大的感觸是平臺的力量太強大了!這個平臺有左長斌總裁和同事們對他的支持和幫助,但更多更大的是公司平臺給予他的支撐。
他以兩個項目為例,感慨于“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一個客戶來自珠海,有外資背景,由于配電房失火導致車間停產,急需采購一批配電設備,主動找到盛隆。60臺低壓配電柜,900萬合同額,貨期只有12天。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各個生產部門加班加點的共同努力下,提前供貨到現場,順利完成送電。客戶非常認可,還送來錦旗和感謝信。
另一個新客戶是珠海這個客戶的同行,聽說珠海的項目是盛隆做的,當即產生很大的興趣。趙自立去到工地現場一次,去到總部一次,對方董事長前來盛隆考察一次,合同就敲定了。對方董事長稱贊,盛隆的工廠,顛覆了他對傳統配電柜廠家的認識。這就是平臺的力量,他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對于《昨天生產打底,今天營銷我行》這個主題,趙自立認為,“行”的意思是“我行動,我可以”。因為他一直在行動,所以他覺得他可以。他希望青年干部們都做一個有夢想、有行動的年輕人,積極拼搏,努力進取,一定會更行、更可以!同時他也歡迎有志向、有沖勁、想做市場的同事加入創業十一公司,一起為盛隆的百年工程添磚加瓦。
頒發“創業導師證書”
集團副總裁、人力資源總監代莉為趙自立頒發“創業導師證書”。
董事長點評
董事長謝元德點評
趙自立剛才講了他過去的路是怎么走的,這段路對他有什么意義,講得很好。他所講的和在座各位是最接近的,值得大家認真聽、認真學習。
前天我到商務中心去了解工作情況。我問何珊:你每天醒來腦子里在想什么?何珊說,主要在想團隊建設,害怕報價報不出來。我說,你想這些是對的,但不全面,你應該想去年我提出的“四只眼,一中標”。商務上得有四只眼。對內兩只眼,一只眼盯著團隊,一只眼盯著創業公司。對外兩只眼,一只眼盯著客戶,一只眼盯著競爭對手。核心目的是中標。不能中標,這個工作就沒有成果。作為負責人,得有四只眼,腦子里要想這四件事。
那我每天在想什么呢?我把今天早上醒來后做的四件事情與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件事是聯系立體停車場的造價。
今天早上5點多,我給一位做立體車庫的北大同學發信息,問她立體車庫的造價。為什么突然想到立體車庫呢?因為年輕人的需要。前幾天,盛隆園三期規劃要重新拿方案,向佳在具體做這個事情。我就問向佳:你們年輕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她說最需要的是停車位、停車場,工廠現有的停車位數量滿足不了使用需要,每天都要排隊停車,這邊收費的停車位要3元一小時,一天至少停9至10小時,每天30元的停車費,是承擔不了的。我說:說得好,這個三期規劃盡管很好,對公司大的方面很重要,但對最基層的年輕人來講,還有點早,你認為停車重要,那我們就聽你的,放棄過去的三期規劃,好好解決停車的問題。所以今天早上我眼睛還沒睜開,腦子里想的就是停車位。
第二件事是讓曹蕊做對聯的解釋。
大概也是5點多,我在群里交待曹蕊把盛隆大廈對聯的說明做出來,放到兩根柱子的背后。
關于盛隆大廈大門對聯的說明
上聯:求才大廈樹光谷
外在意義是表明大廈的地理位置,即大廈坐落光谷;
其內在意義體現在“樹”字上。有樹立、樹人、建樹的意思。樹立在光谷的大廈,是求才、樹人,也是為了對光谷建設有貢獻,有建樹。
下聯:追夢學子榮盛隆
表明盛隆大廈的內涵、求才大廈的目的。
就是張開雙臂,歡迎和擁抱五湖四海的追夢青年,到盛隆筑夢圓夢。
有了源源不絕的有志青年加入,盛隆就能生生不息,青春常在,繁榮昌盛。
第三件事是把漢白玉石橋命名為“成志橋”。
當然這是初步想的,還要廣泛征求意見。
這個“成志”與盛隆的核心文化是一致的,即幫助年輕人成長成才成功。有一種說法是“立志容易成志難”。盛隆是做什么的?就是幫助年輕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成就自己的志向。所以我們有延安路,圓夢路。
今天是趙自立作分享。他的姓好,天下第一大姓,名字好,自立自強,選擇的道路更好。自立自強,與盛隆立人己立、達人己達的文化相結合,相互成就。剛才他反復感謝盛隆,實際上盛隆也要感謝趙自立。剛才趙自立說,他前些年在工廠的經歷,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他有抗壓能力,使他有眼光、有魄力,使他敢于接下交貨周期短、任務重、別人都不敢接下的任務。這是在工廠的歷練為他帶來的,他能夠充分協調資源,他知道有空間,敢于挑戰并有把握完成這個不可能。這就是盛隆平臺為年輕人提供的道路。
實際上我們現在整個的硬件建設,都圍繞七課點在進行。第一個課點是立達廳。第二個課點是盛隆講堂。第三個課點是同創廳,主要做智能化、數字化的技術展示。第四個課點,見習實習區,就是我們整個工廠,重點是延安路和圓夢路。第五個課點,道玉課堂,配套課程是《學習學》。第六個課點,BOSS課堂,主要邀請趙自立這樣的老板們來分享成功經驗。第七個課點,思翔空間,經過了前面六個課程的學習,要好好思考怎么去飛翔。除了這七個課點,還有正在建設的盛隆一眼。300多設計人員在這里工作。站在300多人工作的群體中,一眼望去,可以看到整個智慧工廠的現代化生產。我們現在整個環境的打造,都是為了成志,為了給更多的趙自立提供學習、鍛煉的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青年干部競選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強則企業發展蓬勃向上。會上,36名青年代表結合個人經歷、所思所想和未來目標進行青年干部競選演講。十大部門正副總經理進行評分。
董事長總結
“相互欣賞與自豪感”
今天聽了大家的演講,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我感到很高興,很享受。大家的口才好,講的內容也好,很有內涵,值得思考。
設計室很多人都在爭做干部,這個現象非常好。剛才有青年代表講到自己做地鐵項目的經歷,使我聯想到,過去做武漢地鐵項目時,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難,做得很苦,但培養了像袁龍剛這樣很優秀的技術人員,是很值、很有收獲的。地鐵項目是很難做的。這次做哈爾濱地鐵項目這么順利,還有這么好的評價,超出我的想象。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每一個重點項目,都能成就一批人。我們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但這些困難非常有價值,對你的人生道路非常有幫助。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是在做事當中多換換崗位。我們做一項工作,不要只局限這項工作,多去幾個地方待一待,干一干,對你的成長有好處。多嘗試一下,多一些經歷,互相借鑒,思想碰撞,你的思想會更開闊一些。
第三點,成志也好,立志也好,還是得有志向。常言道,有志者事競成。連志向都沒有,成什么呢?所以志向很重要。我小時候的志向,就是做一個修橋的工程師。為什么到今天我還想建一個四百橋,跟我小時候的夢想也有關系。有志向,一直為你的志向去努力奮斗,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昨天齊芳在我的辦公室開會,走時我問她什么感覺。她說辦公室好大。我說你好好干,將來你的辦公室會比我的還大。
當然我聽到最多的,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相互欣賞與自豪感。
第一是相互欣賞。我聽到很多人都在感謝創業老板,甚至說創業老板是衣食父母。這種欣賞、感謝、感恩,非常好。我們提出“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就是需要這樣的相互欣賞。你欣賞別人,才會向別人學習。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
第二是自豪感,該自豪的就要自豪。我們為白鶴灘水電站制造共計1000余臺開關設備,就非常了不起。白鶴灘水電站在全世界都是技術領先,展示了我國國威,習主席都發來賀電。我們能夠參與這種項目,非常值得自豪,甚至可以自豪一輩子。
我年輕時參加過修水庫,其中有一個技術專家,介紹說他參加過長江大橋的建設。實際上并不清楚他究竟在里面做了什么,但因為他這段經歷,我們對他都非常尊敬,非常崇拜,認為他非常了不起,他在我們心目中就是英雄。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值得自己自豪的,就是要在乎這些。自己要在乎,看到別人做了也要在乎。
包括今天為什么我說有人講得很好,聽了是一種享受呢?我們也要欣賞會講、有口才的人。不是有這種說法嗎,“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講得好的小伙子,老板們都盯著呢!在市場上做生意,首先就要跟客戶講。你敢跟客戶講,能跟客戶講,你講的客戶愿意聽,那就取勝了。我們公司倡導人人都可以做老板,做老板就得有口才,有口才就有優勢。實際上我們辦這些活動,就是給大家機會學習鍛煉。講之前要準備,講之后要總結,誰比我講得好,我很欣賞他,那我就要學習。
所以我想表達的是,今天使我感到有收獲的,我也非常認可的,認為我該點一點的,就是相互欣賞和自豪感。尤其我們提出的“群體老板+十大部門=必勝必成”,非常需要相互欣賞和自豪感。你有很強的相互欣賞的意識,有很強的自豪感,對你是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