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11月15日《楚天都市報》報道
盛隆電氣四十載 構建行業新生態
第三屆盛博會下月開幕
打造智能用電群英會
楚天都市報記者 袁喆
90多個簽約項目、756億元訂單總額、百余家參展企業、萬名觀眾……這些輝煌數據,即將在下月重現甚至刷新——盛隆電氣智能用電(2019)博覽會(下簡稱第三屆盛博會),將于12月18日,在位于中國光谷腹地的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隆重開幕。
第一屆盛博會,現場簽約756億元;第二屆盛博會,盛隆電氣發布了三個系列的智能用電新產品,更加清晰描繪出了智能時代的盛隆藍圖……一次次的盛博會,不僅搭建了盛隆電氣展現自身實力的平臺,更為電氣行業全產業鏈的緊密結合助力,將行業一步步推向智能時代的浪潮之巔。
01.回顧:應時代而生的盛博會
時間回溯到2017年。
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替代單純提供產品,已成為當時盛隆人的共識。舉辦一場高規格展會,在展示企業形象的同時,凝聚行業力量、吸納各方智慧,也成為盛隆電氣必須邁出的一步。
正如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校長、原武漢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劉道玉教授所講:“為了迎接智能化的挑戰,企業界必須緊密合作,以互利共贏為目標,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企業成為‘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常青樹。”
第一屆盛博會應運而生。開放自家工廠,吸引同行參展,拿下數百億元訂單……盛博會成為盛隆電氣從功能用電邁向智能用電時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18年,盛博會再次延續、并升級了新一輪的智能熱潮——展會現場發布了互聯網智能中低壓解決方案iPanel、智慧能源及園區軟件系統iOVE 2 System、人工智能及互聯網云服務ovelec Cloud三個系列新產品,實現了配用電領域從“功能化到智能化”、從“數字化到數據化”、從“理論化到實際化”的跨越發展。
施耐德、ABB、西門子等國際一線品牌在內的百余家電氣行業知名企業參展,2000余家合作伙伴參會,近萬名專業觀眾觀展。此時的盛博會,已成為了行業不可或缺的盛會。
02.成果:一場會簽約756億元
熱鬧也許只是一時,為企業和社會帶來的實際收益,是衡量一場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在這一點上,盛博會意義深重。
2017年的盛博會上,盛隆電氣與客戶代表簽署《“智能用電保證20年”新商品合作協議》及電力設計、智能配電設備采購、電力工程總包、智能運維等一系列合作協議,達成了756億元的訂單合約。
盛隆電氣創業一公司90后創業老板萬亮對此感觸頗深。第一屆盛博會上,他與深圳一家互聯網能源公司簽訂1億元意向合作協議。兩年來,他多次與這家公司合作項目,為他向智能化領域的深耕打下了基礎。憑借這兩年累計的經驗,今年他順利拿下了福建東湖數字小鎮項目。
不僅助力單個項目的簽約,盛博會還為盛隆電氣踐行“四百戰略”吹響了聲聲號角。
2018年盛博會期間,盛隆電氣創業三公司創業老板謝建倫主動邀請了山東區域客戶前來武漢參會。客戶一行對盛隆的企業文化、企業規模、展會效果均表示非常認同。“我們當即決定抓住機遇,布局山東市場。”謝建倫說。
一年不到的時間里,謝建倫已經在山東先后與三家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還在當地發展了一個10多人的小團隊,另外還從武漢派去了三名工作人員。謝建倫說:“現在我們信心滿滿,一定會在山東市場打下一片天地。”
03.影響:打造行業命運共同體
盛博會對盛隆電氣的意義不言而喻,但盛博會的意義,也并不只在于盛隆電氣,而是輻射到了整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
參展的企業中,匯集了施耐德、西門子、ABB等國際一線大品牌。同場展示,無懼競爭,盛隆電氣底氣何在?盛隆電氣董事長謝元德在2017年第一次盛博會舉行時,如此說到:“我們需要吸納智慧,將盛隆做大做強。在這個目標之下,盛隆電氣要通過展示打動用戶,與他們一起開發‘智能用電保證20年’這個新商品,并借此機會搭建起一個行業交流的平臺,吸納各方智慧,和客戶一起開發和推行產品,形成長期合作,將產業鏈做大做強。”
擯棄競爭,攜手共贏——盛隆電氣的遠大理想,也引發同行的熱烈回應。
施耐德電氣參與第一屆、第二屆盛博會。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全國銷售部華中大區銷售總監王謙介紹,在施耐德進入中國30余年,提出了走向數字化,走向存量業務,走向行業自動化的方針,與盛隆電氣“智能用電保證20年”不謀而合。
“共同的發展經歷,良好的合作成效,共同的美好愿景,推進著我們的業務發展團隊在變革的大浪潮中走得更近,手拉得更緊。”王謙在2018年盛博會現場發言中說:“未來我們會做好更多的資源互享,優勢互享,為我們共同的客戶提升能源管理及用電效率,為中國配電設備制造業走向數字化轉型,乃至中國整個產業的升級添磚加瓦。”
盛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行業發展并不是零和博弈,合作才能推動行業升級,多方受益:“我們沒有競爭對手,大家都是合作伙伴、是命運共同體,合作就能共贏。
04.意義:奉獻里程碑式答案
當盛博會走到第三屆,盛隆電氣也迎來創建40周年的重大里程碑。
盛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盛博會是現代化網絡大平臺下的四海群英會,是盛隆大平臺的創新升級版。既是軟件、軟實力,更是軟硬結合的綜合實力,代表著盛隆的理念、體制、文化進一步走向成熟、完善,具有發展里程碑意義,將由此開創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
謝元德說,盛隆電氣已經邁向機制動能、經營模式轉換、產品自主創新換代、管理科學升級、核心競爭力跨越提升,開始與國際領先品牌比肩并跑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對于這一屆的盛博會,謝元德如此評價:“這是盛隆創建40年所獲得的一份珍貴的大禮,同時又是我們向改革開放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奉獻的一份特別答卷與獻禮。”
12月18日,第三屆盛博會將在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二路的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隆重舉行。
這份特別的答卷,全國乃至世界電氣行業,都在期待盛隆電氣的作答。
轉自11月15日《楚天都市報》報道
盛隆電氣四十載 構建行業新生態
第三屆盛博會下月開幕
打造智能用電群英會
楚天都市報記者 袁喆
90多個簽約項目、756億元訂單總額、百余家參展企業、萬名觀眾……這些輝煌數據,即將在下月重現甚至刷新——盛隆電氣智能用電(2019)博覽會(下簡稱第三屆盛博會),將于12月18日,在位于中國光谷腹地的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隆重開幕。
第一屆盛博會,現場簽約756億元;第二屆盛博會,盛隆電氣發布了三個系列的智能用電新產品,更加清晰描繪出了智能時代的盛隆藍圖……一次次的盛博會,不僅搭建了盛隆電氣展現自身實力的平臺,更為電氣行業全產業鏈的緊密結合助力,將行業一步步推向智能時代的浪潮之巔。
01.回顧:應時代而生的盛博會
時間回溯到2017年。
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替代單純提供產品,已成為當時盛隆人的共識。舉辦一場高規格展會,在展示企業形象的同時,凝聚行業力量、吸納各方智慧,也成為盛隆電氣必須邁出的一步。
正如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校長、原武漢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劉道玉教授所講:“為了迎接智能化的挑戰,企業界必須緊密合作,以互利共贏為目標,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企業成為‘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常青樹。”
第一屆盛博會應運而生。開放自家工廠,吸引同行參展,拿下數百億元訂單……盛博會成為盛隆電氣從功能用電邁向智能用電時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18年,盛博會再次延續、并升級了新一輪的智能熱潮——展會現場發布了互聯網智能中低壓解決方案iPanel、智慧能源及園區軟件系統iOVE 2 System、人工智能及互聯網云服務ovelec Cloud三個系列新產品,實現了配用電領域從“功能化到智能化”、從“數字化到數據化”、從“理論化到實際化”的跨越發展。
施耐德、ABB、西門子等國際一線品牌在內的百余家電氣行業知名企業參展,2000余家合作伙伴參會,近萬名專業觀眾觀展。此時的盛博會,已成為了行業不可或缺的盛會。
02.成果:一場會簽約756億元
熱鬧也許只是一時,為企業和社會帶來的實際收益,是衡量一場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在這一點上,盛博會意義深重。
2017年的盛博會上,盛隆電氣與客戶代表簽署《“智能用電保證20年”新商品合作協議》及電力設計、智能配電設備采購、電力工程總包、智能運維等一系列合作協議,達成了756億元的訂單合約。
盛隆電氣創業一公司90后創業老板萬亮對此感觸頗深。第一屆盛博會上,他與深圳一家互聯網能源公司簽訂1億元意向合作協議。兩年來,他多次與這家公司合作項目,為他向智能化領域的深耕打下了基礎。憑借這兩年累計的經驗,今年他順利拿下了福建東湖數字小鎮項目。
不僅助力單個項目的簽約,盛博會還為盛隆電氣踐行“四百戰略”吹響了聲聲號角。
2018年盛博會期間,盛隆電氣創業三公司創業老板謝建倫主動邀請了山東區域客戶前來武漢參會。客戶一行對盛隆的企業文化、企業規模、展會效果均表示非常認同。“我們當即決定抓住機遇,布局山東市場。”謝建倫說。
一年不到的時間里,謝建倫已經在山東先后與三家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還在當地發展了一個10多人的小團隊,另外還從武漢派去了三名工作人員。謝建倫說:“現在我們信心滿滿,一定會在山東市場打下一片天地。”
03.影響:打造行業命運共同體
盛博會對盛隆電氣的意義不言而喻,但盛博會的意義,也并不只在于盛隆電氣,而是輻射到了整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
參展的企業中,匯集了施耐德、西門子、ABB等國際一線大品牌。同場展示,無懼競爭,盛隆電氣底氣何在?盛隆電氣董事長謝元德在2017年第一次盛博會舉行時,如此說到:“我們需要吸納智慧,將盛隆做大做強。在這個目標之下,盛隆電氣要通過展示打動用戶,與他們一起開發‘智能用電保證20年’這個新商品,并借此機會搭建起一個行業交流的平臺,吸納各方智慧,和客戶一起開發和推行產品,形成長期合作,將產業鏈做大做強。”
擯棄競爭,攜手共贏——盛隆電氣的遠大理想,也引發同行的熱烈回應。
施耐德電氣參與第一屆、第二屆盛博會。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全國銷售部華中大區銷售總監王謙介紹,在施耐德進入中國30余年,提出了走向數字化,走向存量業務,走向行業自動化的方針,與盛隆電氣“智能用電保證20年”不謀而合。
“共同的發展經歷,良好的合作成效,共同的美好愿景,推進著我們的業務發展團隊在變革的大浪潮中走得更近,手拉得更緊。”王謙在2018年盛博會現場發言中說:“未來我們會做好更多的資源互享,優勢互享,為我們共同的客戶提升能源管理及用電效率,為中國配電設備制造業走向數字化轉型,乃至中國整個產業的升級添磚加瓦。”
盛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行業發展并不是零和博弈,合作才能推動行業升級,多方受益:“我們沒有競爭對手,大家都是合作伙伴、是命運共同體,合作就能共贏。
04.意義:奉獻里程碑式答案
當盛博會走到第三屆,盛隆電氣也迎來創建40周年的重大里程碑。
盛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盛博會是現代化網絡大平臺下的四海群英會,是盛隆大平臺的創新升級版。既是軟件、軟實力,更是軟硬結合的綜合實力,代表著盛隆的理念、體制、文化進一步走向成熟、完善,具有發展里程碑意義,將由此開創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
謝元德說,盛隆電氣已經邁向機制動能、經營模式轉換、產品自主創新換代、管理科學升級、核心競爭力跨越提升,開始與國際領先品牌比肩并跑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對于這一屆的盛博會,謝元德如此評價:“這是盛隆創建40年所獲得的一份珍貴的大禮,同時又是我們向改革開放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奉獻的一份特別答卷與獻禮。”
12月18日,第三屆盛博會將在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二路的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隆重舉行。
這份特別的答卷,全國乃至世界電氣行業,都在期待盛隆電氣的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