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起,專注創業教育、創業實踐與創業研究的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將參與協辦《創光谷》,共同見證光谷的蝶變歷史與創業傳奇,推動光谷創業創新發展,與所有為雙創砥礪前行的人共逐“光谷夢”。
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于2016年6月正式開學
盛隆獨創“群體老板制”激發活力
盛隆電氣集團是是亞洲品牌500強、湖北企業百強、2016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是國內智能配、用電互聯網的領導品牌。該集團獨創的“群體老板制”,鼓勵人人創業當老板,能最大程度激發人的潛能,取得卓越成效。
“在外企工作很舒服,在盛隆工作有勁頭!”盛隆電氣旗下武漢智慧能源研究院總經理韓文坦陳自己的感受。韓文曾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工作多年。過去,他的生活狀態可以用“安逸”形容:收入穩定增長,不用坐班,電話就能解決大部分工作問題。但他骨子里是個“愛折騰”的人,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讓他覺得沒有成就感。2015年初,韓文偶然接觸到盛隆電氣,看中“群體老板制”,毅然選擇加入盛隆。至2016年底,韓文和他的團隊已完成訂單5000多萬元。
像韓文一樣,每一個群體老板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體會。“創業導師高校行”活動,每期都將邀請一名盛隆集團的群體老板走進校園,與廣大學子分享創業心得,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幫助。
盛創學院專注培養企業領軍人才
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成立于2015年5月13日,由著名教育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任校長。
學院秉承“立人己立,達人己達”的校訓,以“落實兩個第一,全面創新升級;政產學研攜手,培養老板群體”為辦學目的。
依托盛隆37年發展形成的“群體老板”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業文化,整合政府的政策優勢、教育部門豐富的教育資源、人才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從事創業教育、創業實踐與創業研究。
“創業學院”不屬于學歷教育,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大學”。面向全社會招收學員,提供創業培訓和服務,為全省培養企業領軍人才。
2016年6月18日,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正式開學。作為政企共建的非學歷類創業機構,盛創院專門設立5000萬創業基金,用于扶持青年學員創新創業。同時通過理論與實踐課程的結合,讓學員能在真實場景和市場中,得到創業教育和實踐。
著名教育學家、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以“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進行學習”為主題,欣然主講第一課。他在致辭中表示:“盛創院的開學,象征著盛隆電氣集團事業的新發展,象征著一所與眾不同的新型教育機構的誕生,象征著一批有為的青年將有望在此成長為成功的企業家”。
(轉載自楚天都市報)
自本月起,專注創業教育、創業實踐與創業研究的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將參與協辦《創光谷》,共同見證光谷的蝶變歷史與創業傳奇,推動光谷創業創新發展,與所有為雙創砥礪前行的人共逐“光谷夢”。
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于2016年6月正式開學
盛隆獨創“群體老板制”激發活力
盛隆電氣集團是是亞洲品牌500強、湖北企業百強、2016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是國內智能配、用電互聯網的領導品牌。該集團獨創的“群體老板制”,鼓勵人人創業當老板,能最大程度激發人的潛能,取得卓越成效。
“在外企工作很舒服,在盛隆工作有勁頭!”盛隆電氣旗下武漢智慧能源研究院總經理韓文坦陳自己的感受。韓文曾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工作多年。過去,他的生活狀態可以用“安逸”形容:收入穩定增長,不用坐班,電話就能解決大部分工作問題。但他骨子里是個“愛折騰”的人,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讓他覺得沒有成就感。2015年初,韓文偶然接觸到盛隆電氣,看中“群體老板制”,毅然選擇加入盛隆。至2016年底,韓文和他的團隊已完成訂單5000多萬元。
像韓文一樣,每一個群體老板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體會。“創業導師高校行”活動,每期都將邀請一名盛隆集團的群體老板走進校園,與廣大學子分享創業心得,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幫助。
盛創學院專注培養企業領軍人才
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成立于2015年5月13日,由著名教育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任校長。
學院秉承“立人己立,達人己達”的校訓,以“落實兩個第一,全面創新升級;政產學研攜手,培養老板群體”為辦學目的。
依托盛隆37年發展形成的“群體老板”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業文化,整合政府的政策優勢、教育部門豐富的教育資源、人才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從事創業教育、創業實踐與創業研究。
“創業學院”不屬于學歷教育,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大學”。面向全社會招收學員,提供創業培訓和服務,為全省培養企業領軍人才。
2016年6月18日,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正式開學。作為政企共建的非學歷類創業機構,盛創院專門設立5000萬創業基金,用于扶持青年學員創新創業。同時通過理論與實踐課程的結合,讓學員能在真實場景和市場中,得到創業教育和實踐。
著名教育學家、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以“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進行學習”為主題,欣然主講第一課。他在致辭中表示:“盛創院的開學,象征著盛隆電氣集團事業的新發展,象征著一所與眾不同的新型教育機構的誕生,象征著一批有為的青年將有望在此成長為成功的企業家”。
(轉載自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