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第二場先行領軍競選大會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會長李健教授為大家帶來演講《我國產學研合作的新發展》。他說,在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必須大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實現政產學研用互動。 盛隆電氣集團在1994年就提出發展產學研合作,現在實施“網通百城、攜手百企、鏈接百校、建設百團”的四百戰略,盛隆電氣一直在產學研合作的道路上創新探索,為企業發展不斷注入新鮮活力。 新常態下必須實施創新驅動 “根據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去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74.4萬億元,大約是日本的3倍,是印度的5倍,是俄羅斯的10倍。”李健說,這說明我國最近幾年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進一步鞏固。但同時,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期進入中高速增長期。 協同創新帶來多贏局面 “我記得有一次去硅谷和斯坦福大學的校長交流,我曾說你們斯坦福大學不簡單,硅谷能有今天,你們斯坦福大學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硅谷,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斯坦福大學。”李健認為,美國硅谷之所以能成為創業者的天堂,成為蘋果、惠普、因特爾等著名高科技企業的棲息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一地區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和有效互動,實現多贏。 好產品賣得好是硬道理 李健說,產學研協同創新必須以企業為主體,因為企業對市場的反應最靈敏,任何一項科研成果只有通過企業的運作,才能最終實現產業化。
目前,我國一方面承受發達國家重振實體經濟的壓力,另一方面要承受新興國家低成本制造,加快承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移的壓力。此外,高度依賴出口和投資拉動的發展模式,以及高度依賴物質與能源消耗的增長方式都難以為繼。
因此,中國經濟當前最急迫的任務,就是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深化改革,實現穩增長、調結構。要加快傳統產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升級,同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盛隆電氣集團提出‘讓一度電創造更多GDP’,很有前瞻性,我非常贊成。”李健說。
1992年,原國家經貿委、國家教委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推出產學研合作工程,這是國家第一次在部委層面組織實施產學研合作。盛隆電氣是我國最早舉起產學研合作大旗的企業之一,他們1994年就提出要大力發展產學研合作。
前不久兩會期間,習近平進一步提出必須著力突破制約產學研結合的體制機制性瓶頸。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我印象很深,有一次我和海爾張瑞敏在一起討論什么是好產品,他說第一是要賣得掉,第二要賣得快,第三要賣的貴,這才是好產品。后來中關村也引用了這個評價標準:‘賣得掉是硬道理’。”李健說,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必須依靠企業、依靠企業家,企業家就是和平時期的英雄。
李健認為,為了保證企業為主體,必須要保證以下四個措施:第一,完善國家科技創新決策機制,要增加企業家在國家科技創新決策體系中的話語權;第二,要進一步改進科技項目生成機制和實施機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項目,主要由企業提出并牽頭;第三,依托企業構建一批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第四,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進行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
3月25日,在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第二場先行領軍競選大會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會長李健教授為大家帶來演講《我國產學研合作的新發展》。他說,在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必須大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實現政產學研用互動。 盛隆電氣集團在1994年就提出發展產學研合作,現在實施“網通百城、攜手百企、鏈接百校、建設百團”的四百戰略,盛隆電氣一直在產學研合作的道路上創新探索,為企業發展不斷注入新鮮活力。 新常態下必須實施創新驅動 “根據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去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74.4萬億元,大約是日本的3倍,是印度的5倍,是俄羅斯的10倍。”李健說,這說明我國最近幾年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進一步鞏固。但同時,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期進入中高速增長期。 協同創新帶來多贏局面 “我記得有一次去硅谷和斯坦福大學的校長交流,我曾說你們斯坦福大學不簡單,硅谷能有今天,你們斯坦福大學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硅谷,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斯坦福大學。”李健認為,美國硅谷之所以能成為創業者的天堂,成為蘋果、惠普、因特爾等著名高科技企業的棲息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一地區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和有效互動,實現多贏。 好產品賣得好是硬道理 李健說,產學研協同創新必須以企業為主體,因為企業對市場的反應最靈敏,任何一項科研成果只有通過企業的運作,才能最終實現產業化。
目前,我國一方面承受發達國家重振實體經濟的壓力,另一方面要承受新興國家低成本制造,加快承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移的壓力。此外,高度依賴出口和投資拉動的發展模式,以及高度依賴物質與能源消耗的增長方式都難以為繼。
因此,中國經濟當前最急迫的任務,就是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深化改革,實現穩增長、調結構。要加快傳統產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升級,同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盛隆電氣集團提出‘讓一度電創造更多GDP’,很有前瞻性,我非常贊成。”李健說。
1992年,原國家經貿委、國家教委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推出產學研合作工程,這是國家第一次在部委層面組織實施產學研合作。盛隆電氣是我國最早舉起產學研合作大旗的企業之一,他們1994年就提出要大力發展產學研合作。
前不久兩會期間,習近平進一步提出必須著力突破制約產學研結合的體制機制性瓶頸。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我印象很深,有一次我和海爾張瑞敏在一起討論什么是好產品,他說第一是要賣得掉,第二要賣得快,第三要賣的貴,這才是好產品。后來中關村也引用了這個評價標準:‘賣得掉是硬道理’。”李健說,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必須依靠企業、依靠企業家,企業家就是和平時期的英雄。
李健認為,為了保證企業為主體,必須要保證以下四個措施:第一,完善國家科技創新決策機制,要增加企業家在國家科技創新決策體系中的話語權;第二,要進一步改進科技項目生成機制和實施機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項目,主要由企業提出并牽頭;第三,依托企業構建一批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第四,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進行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