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27位學生由張利斌教授帶隊,到盛隆電氣集團參觀交流,董事長謝元德與學生們親切互動。
參觀百年盛隆工程圖
iPanel智能參觀自主研發的低壓柜
學生們先后參觀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七課點,并對盛隆自主研發的iPanel智能低壓柜十分感興趣,紛紛向技術人員詢問。
互動交流現場
隨后,學生們與謝元德董事長在BOSS講堂面對面交流,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謝元德董事長介紹了中南民大校友、北京創業二公司總裁李洪英的故事,稱她是盛隆“受人幫助,再幫助別人,成全自己”的典范,并歡迎大家去北京盛創院參觀,更歡迎學生們到盛隆電氣就業創業。
學生問:
您是如何應對市場競爭的?
董事長答:
我對市場競爭的意識很淡,因為一直在尋找不競爭的空間。創業之初為什么總是“打不死”?因為做的事都是沒人做的,是空白地帶。如今盛隆提出開創智能用電新行業,做第361行,正是通過創新,開辟一條新路。
學生問:
20年前您提出要培養一千個廠長經理,現在完成得怎樣?
董事長答:
現在盛隆培養了幾百個老板,相當于幾百個廠長、經理。2018年提出團隊訂單雙翻番的目標,當年的愿望就要變成現實了。隨著“十萬大軍干大業”人才戰略的不斷貫徹,未來將有更多老板涌現。我總是認為有多少人就可以做多少事,而不是有多少事才有多少人。從創業到現在,我都是這種觀念,人多力量大。
學生問:
辦企業這么多年,請問您內心認為,這是您夢想的結晶,還是誤打誤撞的結果?
董事長答:
盛隆是我夢想的結晶,不可能是誤打誤撞。我從來不為做什么行業、做什么事擔心。有人問過我,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堅持長期關注年輕人的成長、成才、成功,是我最得意的事情。
學生問:
盛隆是怎么想到從生產到自主研發,再到成立創業學院,走“產學研”這條路的?
董事長答:
我國1992年開始提產學研合作,而盛隆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與中科院合作,至今產學研在盛隆推進了二十多年。實際上真心想做事的話,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國家在做的事情是大方向。我們在實踐中認為該這樣做,國家一倡導,我們的實踐就被證實了,而且領會得很深刻、很透徹。
學生問:
大家都說選行業要選朝陽行業,對此您怎么看?
董事長答:
選什么行當不那么重要,關鍵在于自己要什么,自己的理想抱負是什么,這個非常重要。解決了生存問題后,要有長遠目標、更高的志向,策劃自己的未來。
學生問:
如果大學生來盛隆應聘,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董事長答:
每一個人來了都歡迎,不挑剔!人人都是人才,這是我的人才觀。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學生問:
您在創業過程中為什么推行群體老板制?
董事長答:
我不喜歡被人管,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沒有自主權,就沒有責任,不會產生好效果。我是這種思想,別人也是這種思想。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組織,如何平衡好自己和別人的關系,那就得想個辦法,自己要自主,別人也要自主,我們的群體老板制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學生問:
您培養了這個老板,他成立了公司,是僅僅是一個營銷環節,還是包含了所有環節?
董事長答:
群體老板創業是三部曲。第一步,自己掙到錢成老板;第二步,五五理論:用500萬元幫帶50名青年;第三步,帶領三軍(營銷、生產、研發)打大仗。
學生問:
非常想了解您最近在看什么書?
董事長答:
正在看《毓老師說中庸》、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教授的《吾心可鑒:澎湃的福流》,以及美國威廉·R·哈維博士的《領導力原則》。我推薦你們看《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你們了解社會很有幫助。
中南民大校友李軍、陳宇與學弟學妹進行分享
李軍
我在公司感覺最深的是,對于年輕人的愛護、信任和培養,體現在公司文化的方方面面。董事長一直給予我們信心,讓我們有自信去做事、去閃光,有機會去學習鍛煉、成才成功。前不久參加校友會,大家提到一個共同的感悟:民大學子都非常優秀,取得的成績也不錯,而且有一個優點和特質,搞團結很厲害。就是有些內秀和內斂。現在是互聯網經濟時代,資源整合能力、團結能力非常重要,更需要去展現自我,主動發射自己的光彩。我們提出的“四百戰略”,是整合、團結各行各業的資源和能量,我們民大人的優點,再結合“四百戰略”,董事長對民大與公司的交流活動也非常重視、對民大學生也非常喜歡,我相信我們在這里面會發揮非常大的作用,謝謝!
陳宇
有學弟問到專業不對口的問題,我的體會是,專業技能與工作技能之間的跨越并沒有那么大。一方面各行各業都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在不同的崗位配合協作。另一方面本科教育的實質在于教會我們再學習、再創造的能力,通過重新學習快速融入新環境、新變化。
同學們以后如果創業,如何在思想上準備自己,我有幾點小的建議。首先是怎么去做人,這一點民大學子一直做得非常棒。第二希望大家珍惜在學校的時光和環境,每個人養成一個好習慣。我有一個習慣,做一件事情會想三個問題:怎么提高效率;如何保證結果更可靠、安全性更高;我的方法能不能推廣,來提高團隊的效率。不知不覺中帶動身邊的人也去學習,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我從中受益匪淺。
座談會后,每位學生獲贈《盛隆群體老板之路》,學生們紛紛請謝元德董事長簽名
合影留念
1月18日,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27位學生由張利斌教授帶隊,到盛隆電氣集團參觀交流,董事長謝元德與學生們親切互動。
參觀百年盛隆工程圖
iPanel智能參觀自主研發的低壓柜
學生們先后參觀盛隆大學武漢創業學院七課點,并對盛隆自主研發的iPanel智能低壓柜十分感興趣,紛紛向技術人員詢問。
互動交流現場
隨后,學生們與謝元德董事長在BOSS講堂面對面交流,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謝元德董事長介紹了中南民大校友、北京創業二公司總裁李洪英的故事,稱她是盛隆“受人幫助,再幫助別人,成全自己”的典范,并歡迎大家去北京盛創院參觀,更歡迎學生們到盛隆電氣就業創業。
學生問:
您是如何應對市場競爭的?
董事長答:
我對市場競爭的意識很淡,因為一直在尋找不競爭的空間。創業之初為什么總是“打不死”?因為做的事都是沒人做的,是空白地帶。如今盛隆提出開創智能用電新行業,做第361行,正是通過創新,開辟一條新路。
學生問:
20年前您提出要培養一千個廠長經理,現在完成得怎樣?
董事長答:
現在盛隆培養了幾百個老板,相當于幾百個廠長、經理。2018年提出團隊訂單雙翻番的目標,當年的愿望就要變成現實了。隨著“十萬大軍干大業”人才戰略的不斷貫徹,未來將有更多老板涌現。我總是認為有多少人就可以做多少事,而不是有多少事才有多少人。從創業到現在,我都是這種觀念,人多力量大。
學生問:
辦企業這么多年,請問您內心認為,這是您夢想的結晶,還是誤打誤撞的結果?
董事長答:
盛隆是我夢想的結晶,不可能是誤打誤撞。我從來不為做什么行業、做什么事擔心。有人問過我,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堅持長期關注年輕人的成長、成才、成功,是我最得意的事情。
學生問:
盛隆是怎么想到從生產到自主研發,再到成立創業學院,走“產學研”這條路的?
董事長答:
我國1992年開始提產學研合作,而盛隆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與中科院合作,至今產學研在盛隆推進了二十多年。實際上真心想做事的話,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國家在做的事情是大方向。我們在實踐中認為該這樣做,國家一倡導,我們的實踐就被證實了,而且領會得很深刻、很透徹。
學生問:
大家都說選行業要選朝陽行業,對此您怎么看?
董事長答:
選什么行當不那么重要,關鍵在于自己要什么,自己的理想抱負是什么,這個非常重要。解決了生存問題后,要有長遠目標、更高的志向,策劃自己的未來。
學生問:
如果大學生來盛隆應聘,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董事長答:
每一個人來了都歡迎,不挑剔!人人都是人才,這是我的人才觀。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學生問:
您在創業過程中為什么推行群體老板制?
董事長答:
我不喜歡被人管,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沒有自主權,就沒有責任,不會產生好效果。我是這種思想,別人也是這種思想。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組織,如何平衡好自己和別人的關系,那就得想個辦法,自己要自主,別人也要自主,我們的群體老板制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學生問:
您培養了這個老板,他成立了公司,是僅僅是一個營銷環節,還是包含了所有環節?
董事長答:
群體老板創業是三部曲。第一步,自己掙到錢成老板;第二步,五五理論:用500萬元幫帶50名青年;第三步,帶領三軍(營銷、生產、研發)打大仗。
學生問:
非常想了解您最近在看什么書?
董事長答:
正在看《毓老師說中庸》、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教授的《吾心可鑒:澎湃的福流》,以及美國威廉·R·哈維博士的《領導力原則》。我推薦你們看《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你們了解社會很有幫助。
中南民大校友李軍、陳宇與學弟學妹進行分享
李軍
我在公司感覺最深的是,對于年輕人的愛護、信任和培養,體現在公司文化的方方面面。董事長一直給予我們信心,讓我們有自信去做事、去閃光,有機會去學習鍛煉、成才成功。前不久參加校友會,大家提到一個共同的感悟:民大學子都非常優秀,取得的成績也不錯,而且有一個優點和特質,搞團結很厲害。就是有些內秀和內斂。現在是互聯網經濟時代,資源整合能力、團結能力非常重要,更需要去展現自我,主動發射自己的光彩。我們提出的“四百戰略”,是整合、團結各行各業的資源和能量,我們民大人的優點,再結合“四百戰略”,董事長對民大與公司的交流活動也非常重視、對民大學生也非常喜歡,我相信我們在這里面會發揮非常大的作用,謝謝!
陳宇
有學弟問到專業不對口的問題,我的體會是,專業技能與工作技能之間的跨越并沒有那么大。一方面各行各業都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在不同的崗位配合協作。另一方面本科教育的實質在于教會我們再學習、再創造的能力,通過重新學習快速融入新環境、新變化。
同學們以后如果創業,如何在思想上準備自己,我有幾點小的建議。首先是怎么去做人,這一點民大學子一直做得非常棒。第二希望大家珍惜在學校的時光和環境,每個人養成一個好習慣。我有一個習慣,做一件事情會想三個問題:怎么提高效率;如何保證結果更可靠、安全性更高;我的方法能不能推廣,來提高團隊的效率。不知不覺中帶動身邊的人也去學習,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我從中受益匪淺。
座談會后,每位學生獲贈《盛隆群體老板之路》,學生們紛紛請謝元德董事長簽名
合影留念